发布于: 2022-07-29 16:24
关于深化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的十四条政策措施
一、强化数字人民币宣传推广,着力提高个人钱包渗透率,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知晓度和接受度
1.加强对数字人民币使用的宣传与推广。新区改革发展局、宣传网信局与三县政府支持参研金融机构、银联商务及拉卡拉等支付公司(以下简称“第三方协议单位”)开展多种形式宣介活动,通过电视广播、自媒体、现场推介会、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全面推介数字人民币的使用优势,有针对地拓展数字人民币使用商户和人群。(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宣传网信局,三县政府,参研金融机构)
2.发挥机关单位和公职人员的率先垂范作用。研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财政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中的使用。新区改革发展局与三县政府研究开展辖内财政供养人员数字人民币薪酬补贴代发事宜,引导鼓励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工资、补贴,探索在容城县实现财政供养人员部分工资与补贴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的全覆盖;鼓励新区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以数字人民币形式缴纳党费;机关单位发挥带头引领作用,鼓励公职人员带头使用数字人民币。(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责任单位:三县政府,参研金融机构)
3.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征迁百姓”相关薪酬、费用等规模发放及穿透支付的优势,发展个人钱包。遴选优质建设项目,扩大数字人民币穿透支付规模。充分发挥新区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工资穿透支付”场景先发优势,在目前部分建设项目已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穿透式”代发数字人民币工资基础上,组织新区数字人民币参研金融机构,遴选其他优质建设项目,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代发工资项目数量和代发工资规模。抢抓容东片区居民回迁机遇,提高个人钱包开立数量。结合容东片区安置房交付,推动回迁居民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的开立。推动实现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安置房住户物业费补贴。参研金融机构要会同相关商家、企业,探索以抽奖形式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对购买大型智能家电或在电信部门办理高速宽带的客户给予购置补贴,促进容东片区数字人民币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对企业租赁住房,通过给予补贴、实行优惠等举措,鼓励租户使用数字人民币结算房屋租金。(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4.积极推动“绿色雄安行”数字人民币系列推广活动,提升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便捷性。组织策划“绿色积分兑换数字人民币红包”系列活动,推动新区开立钱包数量快速增长,带动新区数字人民币的推广使用。各有关部门、参研金融机构共同做好配套支持保障工作,配套做好相关宣传、推广与报道,引导市民积极参与活动。进一步提升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便捷服务能力,探索通过银行APP、智慧柜员机、柜台等服务渠道实现开立钱包“随时办、随手办”。(牵头部门: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宣传网信局,参研金融机构)
二、打造数字人民币多维消费场景,满足市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实现新区的消费类支付场景全覆盖
5.加强与参与单位合作,为商户提供便捷服务,赋予商户数字人民币收受能力。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参研金融机构以及第三方协议单位合力,提升商户数字人民币受理能力。组织推动参研金融机构、第三方协议单位等,在消费、缴费、代发工资等数字人民币应用成熟领域,采取有力措施推进钱包营销和线下收单商户拓展,促进数字人民币受理商户和客户渗透率提升。在容东片区及周边设施建设过程中,加大商户拓展力度,推动安设数字人民币收单系统及收款机具,力争实现新入驻商户全部具备数字人民币受理能力,打造数字人民币无障碍支付体验社区。(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三县政府,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6.实现医院、学校、公交等公共服务计收费,水电气热等行业服务计收费等场景支持数字人民币收付。三县政府应结合本地市场情况积极支持参研金融机构、第三方协议单位共同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积极探索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学校、超市、酒店、智慧出行、无人售货以及水电煤气缴费等领域的使用,引导公共事业单位、商户以及相关主体改造计价终端,接受数字人民币服务。(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公共服务局,三县政府,参研金融机构)
7.围绕重点项目、主题,打造新区数字人民币特色场景。持续推动安新县老河头镇政府与部分参研金融机构合作,打造数字人民币特色小镇。结合三县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各参研金融机构、第三方协议单位,会同三县政府,遴选民生服务、旅游、文娱、乡镇医疗等特色场景,如市民服务中心、罗萨大街等热点区域,共同研究确定数字人民币落地实施方案,打造一系列数字人民币特色项目。在雄安郊野公园、白洋淀景区、白洋淀不夜城等窗口地区率先实现数字人民币使用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雄安行”APP服务功能,实现以数字人民币支付弹性公交费用,同步开发“雄安行”APP共享单车服务模块,支持客户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单车骑乘费用。(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三县政府,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三、围绕新区智能与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拓展数字人民币新型特色应用场景,推动实现“雄安特色”场景创新
8.依托资金支付区块链系统,结合工程建设等项目试点B2B业务,实现资金流“数币化”。持续丰富完善工程建设领域“区块链工资穿透支付”场景,依托资金支付区块链管理平台,开发并试点数字人民币对公钱包B2B穿透式支付功能,实现链上资金流“数币化”,推动“区块链+数字人民币”支付模式的全场景完整应用。研究在促进新区扶贫商品销售的过程中,拓展新区B2B数字人民币支付新场景,并推动跨地区使用数字人民币。(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9.借助雄安数字身份建设,实现线上线下交易“数币化”。
推动雄安数字身份应用平台数字人民币支付项目落地。推进雄安数字身份应用支撑平台建设,结合雄安数字城市身份标识,支持雄安数字城市可信身份识别与认证、域内数据共享与流通,助力新区培育数字身份产业生态链。同步实现对接入数字身份应用支撑平台的金融应用赋能,提供数字金融身份识别与认证服务,打造“数字身份+数字人民币账户”支付新功能。研究探索在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应用推广中融合雄安数字身份。积极推动新区交通出行硬件钱包项目落地,推动参研金融机构基于雄安高铁巴士乘车场景,在公交终端设备实现个人客户硬件钱包双离线支付功能。研究谋划硬件钱包公交终端设备的跨区域使用。探索在容东片区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社保、智慧企管等场景中推动数字身份和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应用创新。鼓励参研金融机构与第三方协议单位强化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嵌入可穿戴设备等创新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规划建设局,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10.结合雄安新区物联网城市建设,试点形成多领域“物物交易”新场景。进一步与车联网等项目结合,实现“物物支付”。持续研究推进车路协同示范场景建设,依托物联网技术进行车辆信息交互,深化探索智能充电桩自动结算、基于车载设备OBU(车载单元)的智慧停车场自动缴费、基于ETC与车牌智能识别的自动支付等物与物之间的直接支付场景。布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回收设备,同时开设环保账户,在回收PET饮料瓶等典型场景中普及数字人民币支付,助力新区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11.发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优势,研究试点新型金融产品与服务。发挥好新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先行试点优势,探索研究数字人民币支持下的数字合同签署、电子支付和电子优惠券等无纸化服务,引入个人碳足迹采集工具,积极推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探索研究将基于区块链可信平台固化的数据与数字人民币相结合,探索知识产权存证与“可信”数据交易模式。(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责任单位:雄安集团,参研金融机构)
四、围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推广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拓展数字人民币覆盖范围
12.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政府“稳企业保就业”财政贴息资金。对符合新区支持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创业贷款贴息政策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贴息时,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财政贴息资金,在帮助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同时,促进企业数字钱包的开立与使用。(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三县政府,参研金融机构)
13.结合自贸试验区和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域、跨境交易。积极推动在河北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和雄安新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内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域、跨境交易。持续推动以数字人民币缴纳加工贸易保证金等创新场景,探索数字人民币在国际贸易领域创新应用。(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雄安自贸委,雄安海关)
14.动员市场主体自主开展普及数字人民币商业活动。鼓励参研金融机构与京东、美团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新区较大规模商场超市合作,围绕普及数字人民币开展系列数字人民币推广以及商品营销活动。(牵头单位:新区改革发展局、人民银行雄安营管部;责任单位:参研金融机构)